快速微波加熱對現代人的生活來說十分便利,然而,有關於微波是否會使物質產生變化而對人體有害?微波是否會讓食物的營養流失?這類說法眾說紛紜!
究竟這些說法是從何而來?又哪些說法是確有其事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師大化學系教授指出,微波是一種電磁波,能量比一般可見光還要低,如要食物發生變質等化學反應,需要比可見光要更強的能量。因此在這個層面,微波是很安全的!
輔大食品科學系教授則解釋,傳統加熱的熱傳導是由外而內,但微波是放的能量則是直接穿透食物內部,讓食物內的水分或有極性的分子震動,摩擦生熱。因為是直接穿透,因此可用的加熱時間短,營養素的流失比例反而較少。
那有什麼原因會造成微波的不安全呢?
其實食物變質或容器釋出毒素,不是因為「微波」這個行為導致,重要的是微波後的「溫度」。除了某部分食物過度加熱會有變質的現象產生外,不同材質的容器也有不同的耐熱度,每一種容器能承受的溫度也不盡相同,但這樣的危險其實也同樣存在在用電或用火加熱食,而非只有微波才會有的問題。
如何安全又營養的食用微波食物?
1.將微波拿來加熱食物而非拿來烹煮食物
食物裡的材料種類多,依據水分含量、極性高低、脂肪多寡等,加熱容易的程度不同。煮食物則需要較長的時間,容易造成食物中某些部分過熱而導致營養價值流失。
2.正確使用容器及包材
不同材質對微波會起不同作用,也會帶來不同的危險性。
A.金屬:會反射微波,造成微波在爐內出不去也無法被吸收,而產生火花,不是盒用來作為微波容器。
B.陶瓷、玻璃:這類型的容器時常有金屬圈做為搭配,沒有混有其他材料時是適合微波的材質。
C.塑膠:不同的塑膠有不同的耐熱度,產品製作過程中加入的材質也會影響他可以接受的溫度。
D.少用保鮮膜覆蓋食物加熱,如果不得已一定要使用,必須選擇有「適用微波」的保鮮膜,而且要與食物間隔一段距離,也一定要留下通氣孔,避免加熱產生蒸汽而爆炸。
3.微波時注意微波爐本身是否密閉,避免使用的人受到微波的照射。
資料來源:天下雜誌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