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路對關節沒有負擔,而且可以有效燃燒脂肪。
每天堅持30分鐘~60分鐘的行走,每周5天,就可以降低30%~40%患慢性疾病的機率
正確的走路法就是不會給腳、膝蓋負擔,長時間走路也不容易疲倦的走路方式。
首先姿勢要正確。
1.背挺直、肩膀不要用力臉朝前,視線望向前方15∼20公尺,不要用到肩膀的力量。
2.手肘微彎、膝蓋伸直
走路的時候手肘稍微彎曲,膝蓋伸直,腳跟先著地,
體重從腳的外側移動到腳尖,由腳尖踢出前進。
3.步伐大小適中,身高×0.3
若是運動快走時,步伐應稍微大一點,約身高×0.5為標準。
4.腳尖踢出的幅度5∼10度
走路的時候兩腳的兩個膝蓋好像要碰在一起的距離,是最好的距離,
腳尖踢出的幅度勿過大,向外5∼10度為宜;而老年人常常會拖著腳走路,
所以自己要注意把腳抬起來走路。
平常走路時可以用自己比較舒服的方式,但把走路當運動時要特別注意正確的走路方法。
剛開始以走路為運動時,一天可以走30到40分鐘,習慣之後再逐漸加長為佳。
走路帶來的好種好處:
1. 步行能增強心臟功能,使心臟慢而有力。
2. 步行能增強血管彈性,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。
3. 步行能增強肌肉力量,強健腿足、筋骨,並能使關節靈活,促進人體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。
4. 步行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,促進胃腸有規律的蠕動,增加食欲,對於防治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症、 習慣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。
5. 在戶外新鮮空氣中步行,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清晰、靈活,可有效消除腦力疲勞,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。據有關專家測試,每週步行三次,每次一小時,連續堅持4個月者與不喜歡運動的人相比,前者反映敏銳,視覺與記憶力均佔優勢。
6. 步行是一種靜中有動、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,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。
據專家測定,當煩躁、焦慮的情緒湧向心頭時,以輕快的步伐散步15分鐘左右,即可緩解緊張,穩定情緒。
7. 定時堅持步行,會消除心臟缺血性症狀或降低血壓。使人體消除疲勞,精神愉快,緩解心慌心悸。
8. 步行可減少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聚積,也能減少血糖轉化成甘油三脂的機會。
9. 步行能減少人體腹部脂肪的積聚,保持人體的形體美。
10. 步行能減少血凝塊的形成,減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。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